品种登记号:GS08008-1990
品种名称:中棉16(即中375)
亲本来源:211×辽4086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省级品审会审定情况:1989年河南省审定,1990年山东省审定
属早熟陆地棉品种。1988-1989年参加国家夏棉区试及冀、鲁、豫三省夏播区试,1989年在以上三省同步进行生产试验。全生育期114天,与中10相当,植株中等,株高76厘米,茎秆较硬,主茎浅红色,株型分松散和紧凑两种,植株清秀,果枝节间较短,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淡绿,叶色分布匀称,透光性好,铃椭圆形有尖,平均铃重5.0克,前期生长发育快,中后期长势稳健,早熟不早衰,衣分36.8%,籽指10.5克。综合两年试验结果,国家夏棉区试,霜前皮棉亩产50.7公斤,比对照中10增产22.2%,居首位。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区试,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22.07%、2.2%、13.51%。上述三省生产试验结果,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3.2%、16.6%、9.1%,均居第一位。纤维主体长度29.4毫米,强力4.02克,细度5995米/克,断长24.0千米,成熟系数1.58,品质指标2295分,综评为上等优级。抗病性能为兼抗枯、黄萎病。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突出。
栽培要点:麦田3-1式,预留行1.2尺,5月25-30日麦田套种,7月20日打顶,并化控,施足基肥,重施蕾肥,注意治虫。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属早熟陆地棉品种,丰产性好,兼抗枯、黄萎病,品质较优,符合纺织工业要求,适于黄淮海两熟棉区种植。同意审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