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活动»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主题征文

借一片叶子 讲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来源:茶叶所 作者:李书魁

  2017年5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博览会的举行表示祝贺。

  

  习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

  各大媒体都对此做了集中报道,一时间首届国际茶博会名声大噪,使得更多的人关心、关注到了茶叶行业,而习总书记专门为茶业博览会发贺信更是对整个茶产业极大的勉励和鼓舞。

  习总书记的贺信指出了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脉络,即通过陆路的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通过水路的茶船古道、海上丝绸之路。回顾茶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历史发现,没有一种物品能像茶叶一样将其背后所承载的东方文明沿途撒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东方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汇的温馨媒介。

  在陆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古代丝绸之路”。丝绸、茶叶和瓷器沿这条交通线上输往西域各国、中亚乃至东南欧。至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加速茶饮在中原王朝的推广与普及,盛行的饮茶之风也沿古代丝绸之路蔓延至回鹘、中亚、蒙古等地。受此影响,汉族与游牧民族间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形成“茶马互市”, 从而演变为延续达一千多年的川藏、滇藏间互利互惠的商贸通道——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形成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将茶叶带到了南亚及东南亚各国。

  在水路,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唐留学,归国时将茶籽带回日本种植,随后被传入朝鲜半岛。同时期,以唐代广州通海夷道为传播路线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茶船古道”加速了茶叶由南方海路向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传播。至16世纪,茶叶经荷兰人传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

  中国人是充满善意的,我们把健康的茶叶输出到全世界,友谊与文化在一碗茶汤中传递。从汉朝的烹茶,到唐朝的煎茶,从宋朝的点茶,到明代的泡茶,茶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推陈出新,演变出全世界各式茶饮和各式茶俗,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千百年来,茶经历了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倾情褒扬,时众时寡,且骂且夸,君不可一日无茶;茶见证了人类文化的交融变迁与进步繁华,逐渐从单一的生理需求产物演变成了精神需求产物,自此,天下无茶不欢,一席铺定品天下。

  当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院线主力,二次元萌翻了新生一代,星巴克开进了北京故宫,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变得盲目,似乎渐渐忘记自己文化的精髓。比如一提到茶与茶道,不少年轻人会首先想到日本、韩国,而不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这样的数典忘祖令茶人扼腕。

  谈到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的传播,我不由的想起另外一片影响了世界的叶子——烟草。大约1500多年前,烟草起源于中南美洲。当初哥伦布把烟草带回欧洲后,在西班牙、葡萄牙只是作为观赏作物来栽培。尔后,渐渐地传到了法国、日本、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国。

  据吴晗先生1959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谈烟草》一文考证,烟草是在明朝万历末年传入中国的,至清末已种植广泛和吸食盛行,并成为我国烟草吸食消费的第一个高峰。由此看来,烟叶传入我国至今也不过才短短400年。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喝茶的人数为4.7亿人,人均茶叶消费量566克,排名世界第19。而同年我国烟民总数为3.16亿,人均每天吸烟15.2支,烟民数量世界排名第1。茶,就算有千番好,总有人不喜欢喝;烟,纵使有万般恶,却有人一辈子离不开它。同样是作为传统农业经济作物,为什么一片有着几千年历史、健康且又有文化积淀的茶叶却干不过只有四百年历史、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烟叶呢?

  一方面,抽烟诚然比泡茶来的方便和容易很多——随时随地取出一支烟打火机点上即可,喝茶还得烧水取杯泡茶,且尼古丁的提神作用比茶水引起的小兴奋要直接的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于饮茶的推广与普及还是不够,特别是饮茶有益身心健康科普还远远不够。说起茶文化的宣传与普及,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当下各类“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茶艺表演电视大赛”“茶艺冲泡大赛”,给“吃瓜群众”造成好像喝茶必须带点“仪式感”的错觉,似乎要先沐浴更衣、洗脸焚香才能进行一样,这让追求简约生活方式的新生代年轻人略嫌繁琐。其实,喝茶只是一件很随机的事,何需讲究辰时或午时;品茶本是件很随性的事,何需装扮茶服带佛珠。我们需要、也倡导“琴棋书画诗歌茶”的精神之茶,但茶叶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日用品、一种商品、一种饮料,生理需求永远是在精神需求之上的。人人都想着琴棋书画诗酒花, 可谁也逃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大道至简,适口为珍。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茶都能从中调和传情,不管你是挥汗如雨时拿大茶缸牛饮,还是瓦屋纸窗之下的雅致茶室里举盅细品,只要饮茶能给自己带来愉悦与满足,喝舒服了就行。若泛于宣传饮茶冲泡的程式和过程、茶席设计与品茗空间的高雅格调,只会让更多的人对喝茶感到曲高和寡、敬而远之。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茶园面积一路激增、高歌猛进,产业产量逐年提升,茶叶已成为茶产业优势地区和一些贫困山区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茶园面积超过40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220多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在面积、产量增长的背后,茶叶出口在过去十几年增长却非常缓慢,始终维持在30万吨左右,国内茶叶市场销售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饱和。此外,我国目前对茶叶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除了在茶饮料市场,在功能食品开发、纺织印染、动植物饲料、医药化工等领域的综合利用率与日美等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仍需要茶界科研人员备加努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相信在习总书记贺信的鼓舞下,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在茶届同仁的携手努力下,以科技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使中国茶成为全球茶叶市场的佼佼者指日可待,实现中国茶品牌的复兴之路未来可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