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位于北京,2003年5月由原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和原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作为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使用技术等问题,培养农业高级人才。
截止2011年5月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3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长江学者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建有院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院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在院级创新团队内组建了植物营养、肥料、农业遥感、土壤、农业微生物、农业水资源、现代耕作制、农业生态与环境、草地科学、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区域发展、食用菌和农情信息13个研究室(学科团队)。
研究所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建有实验站(基地)9个(其中3个国家级站)、试验协作网3个,是国家发改委甲级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管理单位,全国农业资源信息中心和国土资源农业利用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知识产权中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的挂靠单位。研究所编辑出版《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信息》和《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等学术刊物。
研究所设有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培养单位,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作物生态学、植物营养、土壤学、农业水资源利用、农业区域发展、农业遥感、草地资源利用、农业微生物学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培养点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农业水资源利用、农业遥感、农业区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营管理等14个专业。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覆盖农、理、工、管理学等四大门类。
研究所在植物营养、土壤、肥料、农业微生物资源保藏与利用、农业遥感应用、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资源环境、食用菌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拥有我国长期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监测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包括覆盖全国的中、高精度数字化农田土壤肥力空间数据库和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气候、地形、农村经济和遥感图像信息。在土壤改良、施肥技术和粮食供求等方面拥有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其中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奖147项,获发明专利50项。成果的应用率达8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击进入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http://www.iarr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