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所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联合开展药用植物黄花蒿根际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研究团队揭示黄花蒿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成果在土壤学经典期刊《植物与土壤(Plant and Soil)》发表;并且成功从黄花蒿根际分离具有调节植物根系发育功能的链霉菌菌株,相关成果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被植物学知名期刊《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收录。
该研究通过对有七年黄花蒿种植历史的土壤取样,分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发现鞘氨醇单胞菌与鞘脂菌两种植物促生细菌以及腐生性真菌在植物根际的富集。黄花蒿根系组装的特殊微生物网络,能够增强细菌与真菌的界间互作,以提升植物环境适应性。基于以上发现,从上述黄花蒿根际土壤中成功分离11株植物促生功能菌株。其中,林可链霉菌菌株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 L4定殖的植株,在主根长度与直径以及根毛数量等方面显著增加。同时,植物根系中多个根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确认了链霉菌菌株对于根发育的调节功能。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是植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驱动者。黄花蒿是目前工业提取青蒿素的唯一植物来源,其根系分泌的多种萜类物质,构建了独特的微生物群落,也为青蒿素类药物代谢工程提供了潜在的微生物与基因资源。
以上研究得到188bet平台app官方
科技创新工程、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04-021-04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