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生鲜肉生产保鲜过程品质劣变快、损耗大、靶向性差的突出问题,突破了抑僵直促成熟的冷鲜肉加工新工艺,最大程度保持了冷鲜肉品质,屠宰加工仓储物流损耗从8%降至3%以下。精准控制不同畜禽肉的冷却贮藏环境温湿度,结合冷鲜肉专用高阻隔/贴体/热收缩/活性包装技术,使冷鲜肉保鲜期最大延长到120天。自2006年以来在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市区开展示范应用,获得良好效果。在双汇、中粮肉食、金宏、蒙都等行业领军企业进行示范、推广,新建和改建冷鲜肉加工生产示范线26条,生产冷鲜畜禽肉系列产品,实现了冷鲜肉加工、贮藏、流通过程的降损、保鲜、节能,货架期由7天延长到45天以上,宰后损耗降低到3%以下,附加值提高20%以上,为“运猪”变“运肉”、 “热鲜”变“冷鲜”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