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稻作秸秆厌氧耕作,耕层还原物质多、甲烷排放高、水稻丰产难等问题,研发了以高产低排放品种为基础,秸秆粉碎匀抛、旱耕旱旋埋草、浅水埋茬平地的稻田有氧耕作为核心,增密保苗、调氮降碳、控水促根的根际增氧栽培为配套,创建丰产减排耕作体系,促进水稻丰产减排增效的共赢。该技术在我国水稻主产区示范应用,实现秸秆均匀入土率90%以上,水稻增产4.5%~8.7%,甲烷减排30%以上,节本增收8.3%~9.5%,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已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固碳减排技术。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