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以“交流研讨,发展提升”为主题,以大会主题报告及专题报告的形式分国际、国内两个会场进行。中国农科院特产所李光玉研究员、新西兰鹿业生产部经理托尼•皮尔斯、中国农科院饲料所高秀华研究员在大会上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在国际鹿茸科学及产品技术研讨会会场,专家们“围绕鹿茸基础科学、鹿茸生物及药理活性、鹿茸生产与加工”等3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特产所邢秀梅博士、孙红梅博士等20位国内外学者分别在会上就鹿茸再生机制、睾酮以及IGF-1在鹿茸生长过程中的作用、鹿茸化学及活性成分、鹿茸不同生长时期差异蛋白质组学、鹿产品加工利用、鹿茸对修复神经系统损伤、营养对鹿茸生长影响等内容进行交流。专家表示,鹿茸有效成份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此次交流,既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对各个国家的研究进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中国鹿业发展大会会场,专家们就如何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国内外鹿产业发展现状、鹿产业形势与政策、鹿产品加工、鹿产业发展模式、疾病防治与饲养技术等内容,采取专题报告和互动论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读与交流。特产所魏海军研究员等人在会上做报告。李光玉研究员在对中国鹿业发展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后,提出了今后我国鹿业发展的方向:一是启动家养梅花鹿产品进入食品和保健食品试点,突破产品市场化的政策瓶颈;二是建立完善梅花鹿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三是提高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四是加强行业自律。
此次会议是鹿茸科学研究领域及行业发展中的一次盛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从事鹿茸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搭建了拓宽思路、交流经验、增长知识、加强友谊的平台。通过交流,参会代表对中外鹿茸研究进展及鹿业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创双赢。此次会议也将对我国鹿业及全球鹿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