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华在主旨讲话中指出,由于农业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特点,农产品市场具有天然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把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作为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中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团队在考验中不断成长,农业信息分析方法在应用中不断改进。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意义重大,以市场为导向“转方式、调结构”、以农民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制定和实施好农业发展战略、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提供支撑。他要求,中国农业展望制度建设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也要符合中国国情农情,具有中国特色。要通过5-10年的努力,建立以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核心数据监测、分析预警、信息发布和生产经营者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加快形成现代化服务型农业管理新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治理水平。

会议发布了未来10年中国水稻、小麦、玉米、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需求、价格、贸易的展望信息,分析了农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今后10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稳步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与全球农业的互动融合将显著加强,农产品消费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
据悉,经过多年研究积累,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国际机构数据、目标网站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在内的大数据,构建了包括短、中、长期预测模型在内的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CAMES),形成了农业展望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工具,推动了农业信息学科建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展望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支持,并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协办。来自国内外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生产经营单位共500多人参加了大会。(通讯员 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