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188bet平台app官方
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京召开了《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委会工作会议暨专家座谈会。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副主任蒋丹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章力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守攻,范云六院士、孙保国院士、喻树迅院士,以及该报编委会委员和理事、特邀专家及优秀审稿人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主持。
会上,贾敬敦充分肯定了《导报》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感谢编委会、理事会及各位专家和中国农科院对《导报》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
生物所为办好《导报》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说,当前世界农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且加速向产业一线推广普及应用。因此,《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定位在跟踪前沿技术,努力使《导报》成为国内外农业领域、前沿技术的思想、理念、成果和人才交流的一个重要园地,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综合反映各学科前沿技术,同时具有交叉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特点的重要学术期刊。其次,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不仅要报道国内在农业前沿技术领域最新的进展、重要领军科学家的成果、重大的前沿技术产品,以及重大技术产品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通过留学生以及加强与国际机构的联系,积极报道国际学术前沿和最新成果,提高国际影响力。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编委会和理事会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汇集农业各领域科学家的思想和智慧,共同把《导报》做得更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个学术期刊。
会议听取了《导报》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汇报。截止2012年,《导报》已相继入选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年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国内几大知名核心期刊评价系统。尽管《导报》的发展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科技期刊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与会人员围绕当前《导报》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应对国内外期刊竞争,正确把握相关学科的热点方向,保证期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等问题畅所欲言,积极献言献策。喻树迅院士指出,应注意引导农业的创新性、技术的前沿性和综合性,同时还要注重实效性。孙保国院士建议从作者和读者以及提高期刊的刊载量等方面扩大《导报》的影响力。章力建研究员提出《导报》要“上天入地”,即一方面增强与科技创新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张守攻院长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稿源的质量,并提高刊物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其他编委和专家也就《导报》的发展方向、趋势和刊物定位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林敏表示,《导报》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加突出鲜明的导向特色,坚持前沿导向和全球化视野。
生物所将努力把《导报》办成世界一流的中文期刊,使它真正成为前沿思想理念、前沿技术成果展示和专家交流的重要平台。
会议还表彰了2010-2011年度10位优秀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