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五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海南召开
中外专家共商创新农业科技助力扶贫减贫
发布时间:2016-12-22
|来源: 188bet平台app官方
国际合作局 |作者:刘文博
12月13-14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188bet平台app官方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海南省副省长何西庆,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FAO助理总干事昆德哈维•卡迪瑞桑(Kundhavi Kadiresan)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主持。
本届研讨会以“农业科技创新减少饥饿和贫困”为主题,围绕“农业研究、推广及知识共享”“农村发展政策”等议题,交流科技推动减贫举措,总结科技减贫经验,并讨论通过了《第五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陵水宣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手段,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扩散,大力实施“科技+”战略,充分利用科技示范效应并建立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和平台,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重视和加强国际农业科技的长期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共同应对全球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挑战,为实现2030年消除全球贫困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屈冬玉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中国农村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农业扶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农业部正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片区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
屈冬玉强调,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为减少饥饿与贫困提供了坚实支撑。例如,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水稻科学家,将中国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人多、地少和人增、地减的挑战,以方智远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设施园艺科学家,突破了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农业生产区域和季节限制,开展了全年均衡生产,很好满足了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需要。中国愿意同各国分享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扶贫开发的经验模式,用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助力沿线人民脱贫致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唐华俊指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6%,有效保障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充足供应,特别是水稻、玉米、小麦的自给率达到了98.1%,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与农民增收,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华俊强调,从中国科技扶贫的实践看,农业科技已经成为填平贫困这块“洼地”的有效武器。中国农科院一直站在科技减贫的最前沿,启动实施了国家层面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程,牵头组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愿与各国同行精诚合作,促进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以及私营部门间的知识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以科技创新促进全球范围减贫,为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是2006年由中国农科院率先发起,并与FAO及CGIAR共同主办的全球性农业科技合作高层次会议。前四届会议分别以“农业科学:挑战与展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农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发展”为主题,讨论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对策,达成了众多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计划和行动共识,成为国际农业科技界交流发展经验、谋求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
来自52个国家农业研究机构、农业大学、涉农跨国公司负责人和相关国际组织专业人士,以及来自国内相关部委、各省(市、区)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与专家学者等2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屈冬玉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中国农村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农业扶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农业部正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片区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
屈冬玉强调,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为减少饥饿与贫困提供了坚实支撑。例如,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水稻科学家,将中国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人多、地少和人增、地减的挑战,以方智远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设施园艺科学家,突破了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农业生产区域和季节限制,开展了全年均衡生产,很好满足了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需要。中国愿意同各国分享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扶贫开发的经验模式,用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助力沿线人民脱贫致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唐华俊指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6%,有效保障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充足供应,特别是水稻、玉米、小麦的自给率达到了98.1%,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与农民增收,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华俊强调,从中国科技扶贫的实践看,农业科技已经成为填平贫困这块“洼地”的有效武器。中国农科院一直站在科技减贫的最前沿,启动实施了国家层面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程,牵头组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愿与各国同行精诚合作,促进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以及私营部门间的知识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以科技创新促进全球范围减贫,为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是2006年由中国农科院率先发起,并与FAO及CGIAR共同主办的全球性农业科技合作高层次会议。前四届会议分别以“农业科学:挑战与展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农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发展”为主题,讨论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对策,达成了众多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计划和行动共识,成为国际农业科技界交流发展经验、谋求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
来自52个国家农业研究机构、农业大学、涉农跨国公司负责人和相关国际组织专业人士,以及来自国内相关部委、各省(市、区)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与专家学者等2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经济日报] 我国农业科技重大原创性发现不断涌现2024-02-18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