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专家介绍了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工作总体情况、专业化统防统治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对策建议。专家们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以及国际市场融合等因素影响,国内已有重大病虫害频率暴发,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生产上的重要致灾因子;境外有害生物不断传入,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成了严重威胁。防病治虫是农业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技术含量最高、任务最重的环节,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迫切需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来解决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主要存在抗风险能力不足、信息服务能力不足、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其服务的产业是农业,服务的对象是农民,服务的内容是防灾减灾,不仅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而且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作用巨大。
为此,专家建议:一是将病虫害统防统治纳入防灾补贴内容。建议国家设立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专项,推广浙江、江苏、湖南等省的经验,对统防统治按照单位面积防治成本的30%左右比例,给予病虫害防治药剂和作业补助。二是增加病虫害监测站点运转经费。建议中央财政参照动物防疫做法,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站点运转经费预算,对基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站点给予定额经费补助,确保全国2500多个农作物病虫监测站点正常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对病虫害统防统治关键技术研发。建议有关部门对重大病虫害灾变规律、防控实用技术和施药机械立项研究。加大对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力度,针对水稻病毒病、玉米二点委夜蛾等新上升病虫害,以及高效施药机械设立专项研究。
会议还形成了《关于加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力度的建议》,将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上报国家有关部门。(通讯员 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