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举办了“我国动物新发病原防控技术研讨会暨猪蓝耳病研究二十年学术交流会”。来自中国农科院
上海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所、华南农业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立研究所等单位的近50名国内外专家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猪蓝耳病(PRRS)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1996年我所率先在国内分离和鉴定了该病病原,并开展了该病的系统研究,至今已二十年,但该病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e,PRRSV)侵害猪体的免疫系统,易发生变异且传播速度快,给该病的防控造成了很大困难,目前该病仍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近年来PRRSV在我国又出现了新的流行毒株,使该病的防控又面临新的挑战。
上海兽医所童光志研究员和哈尔滨兽医所蔡雪辉研究员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经历分别回顾了我国猪蓝耳病研究二十年的历程,系统的讲述了我国PRRSV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研究中的亮点、难点和不足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张宝山博士就最新的疫苗开发技术做了报告,指出了疫苗设计的新思路;此外,与会专家还对我国猪蓝耳病研究和防控中的问题及未来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此次会议通过总结我国过去二十年猪蓝耳病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将有利于梳理未来的研究思路,并对国内猪蓝耳病的整体防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讯员 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