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唯元)我国科学家对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进行了历时3年的跟踪研究,通过定点、实地采样和分析,获得该地区小麦品质的客观数据,并构建了数据总量为6.4万个的小麦质量数据库。这项由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主持的“黄淮冬麦区主产区小麦质量分析与研究”课题于8月6日通过验收。
由李振声院士、程顺和院士、庞国芳院士等11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组2008至201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162个乡镇(2010年为135个乡镇)农户田间及对应乡镇粮库,抽取1385份农户田间小麦样品和424份粮库仓储小麦样品,开展小麦质量调查与研究,取样范围广、数量多,按国标分析其品质性状,获得的信息实用价值高。
“小麦育种在选育高产品种的同时,还应兼顾优质特性的选育和优质水平的提升,特别注意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协调性,如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的协调性,”魏益民说,“更加关注小麦品种的食品加工特性和适用性以及消费者对面粉及面粉制品白度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