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专家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人民网]姜文来: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农民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布时间:2014-03-25
|来源: 《人民网》2014年3月17日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万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就《规划》传递出的新信息,记者联系了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
《规划》指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姜文来谈到,从“三农”的角度来看,《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农民有进城生活的愿望,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亿万农民的梦想;其次,农民被束缚在经营规模小的土地上,难以致富,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只有9亩,按照我国现有土地产出效率,土地经营分散难以致富,只有规模化经营,才有致富的希望;第三,农民进城受到诸多限制,如户口限制、市民待遇限制等,这些限制阻碍了农民进城。《规划》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姜文来认为,推进农民进城,促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要解决农民进城住得下、住得稳、住得舒服问题。农民进城不是将家搬到城里那么简单,要让农民真正地融合到城市生活中,做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对进城农民和普通市民一样,实行“市民待遇”。让进城的农民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农民享受就业创业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权利、住房保障权利等等,这需要对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需要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尽快推出。
《规划》指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姜文来谈到,从“三农”的角度来看,《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农民有进城生活的愿望,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亿万农民的梦想;其次,农民被束缚在经营规模小的土地上,难以致富,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只有9亩,按照我国现有土地产出效率,土地经营分散难以致富,只有规模化经营,才有致富的希望;第三,农民进城受到诸多限制,如户口限制、市民待遇限制等,这些限制阻碍了农民进城。《规划》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姜文来认为,推进农民进城,促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要解决农民进城住得下、住得稳、住得舒服问题。农民进城不是将家搬到城里那么简单,要让农民真正地融合到城市生活中,做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对进城农民和普通市民一样,实行“市民待遇”。让进城的农民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农民享受就业创业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权利、住房保障权利等等,这需要对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需要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尽快推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