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评价机制改革,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如何完善政策支持,重点人才重点支持?”
“能否勇于走出舒适区,面对国家重大需求迎难而上?”
“如何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接好接力棒?”
……
日前,在188bet平台app官方 作物科学研究所举行的一场能力建设方面的培训班上,上述话题引起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热烈讨论。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围绕“推年轻、强领军、补短板、优环境”的目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着力打造一支适应农业科技创新新使命的高素质队伍。这项工作在取得进展的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也存在青年领军人才数量不足、机制创新有待完善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表示,作科所肩负国家农作物种业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南繁硅谷、促进种业振兴等重大科研使命和任务,对人才的创新思维、视野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作科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舞台。
“然而,新老交替,青年人接过接力棒,如何尽快成长为领军人才?‘十四五’时期如何乘势而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引导,进一步激活机制、激活人才、激活创新。”钱前说。
在培训班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们围绕人才政策、科技创新、种业发展、压力管理等内容授课,启迪青年人才在种业振兴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青年科研工作者们和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才的成长有其规律,离不开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
——在强化内因方面,要立大志,干大事。要对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调整自身研究方向,推动国家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精神转化为行动;要有使命担当,勇于走出舒适区、迎难而上,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挑战,不等不靠,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在发挥外因作用方面,要营造创新的氛围,进一步改革评价机制,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要弘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勇于推新人,加大扶持力度,重点人才重点支持;多为青年人创造机会,在实践中锻炼人才。
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做好三方面工作很关键——用体制激活人才,用政策扶持人才,在实践中磨练人才。同时,青年人才更要练好内功,坚定理想信念,踏实努力奋斗,才能在国家种业振兴的历史机遇中,挥洒青春、不负韶华。(记者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