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2022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分别对中国油料作物竞争力、中国农业—食物系统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应对举措等产业发展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188bet平台app官方 副院长梅旭荣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指出,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事件、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叠加,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全球粮食供应不均衡加剧,粮食安全风险陡增。中国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稻谷、小麦和玉米继续增产,粮食总产量达到1.37万亿斤。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猪肉价格高位回落。大豆生产降幅明显,棉花和糖料作物产量下降。蔬果供应稳定,热带高价值水果进口增幅明显。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38万亿斤,棉油糖果蔬生产稳中向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中国油料作物成本高企、竞争力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亟需加大科技投入。报告发现,近些年,中国三大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亿亩左右,油菜籽和花生单产呈小幅增长态势,中国油料作物成本不断上涨,大豆和油菜籽净利润为负,成本收益国际竞争力较弱。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来,油料作物技术效率增速均低于农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不足。油菜籽和花生的规模和混合效率指数快速提升,经营规模的扩大仍是油料作物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力,但大豆规模效应不明显。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频现,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越来越高。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利弊共存。报告聚焦中国农业—食物系统面临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科学评估中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现存短板,以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面对当前国际粮价持续上涨风险,科学评判其影响效应,以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抵御能力。
报告指出,中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基本摆脱了“靠天吃饭”局面,但仍需加强防灾减灾能力。中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虫口夺粮”保丰收成效显著,但外来生物入侵风险需防范。
高水平自给率可以有效对冲国际粮价波动风险。报告认为,得益于中国“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观,当前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口粮影响较小,对饲料粮供给具有一定冲击。报告发现,2010以来中国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自给率均值分别为99.3%、98.4%、97.4%和16.7%,国内外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联动系数分别为0.15、0.37、0.63和0.92,表明自给率越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性越弱。报告模拟发现,国际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上涨50%,将导致中国消费者福利分别减少502亿元、753亿元、2259亿元和4887亿元,表明自给率越高,国际粮价上涨时,消费者福利受损越小。
报告指出,我国肉类消费向健康营养低碳方向转型,有利于改善居民膳食营养,减轻饲料粮供给压力,促进农业减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高大豆自给率,叠加生物育种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RCEP签署有利于中国以更低的价格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同时让出口国受惠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