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我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小麦D基因组草图
本报讯 (记者黄哲雯)由188bet平台app官方 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历经5年的努力,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麦D 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基因组草图的绘制,结束了小麦没有组装基因组序列的历史。该项成果于3月24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组研究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对世界及我国的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影响重大。所以,小麦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小麦基因组庞大而复杂,普通小麦的基因组相当于水稻基因组的40倍,因此在进入基因组学时代之后,小麦基因组研究严重滞后,大大制约了小麦品种改良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此次小麦D基因组序列草图的成功绘制,使小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小麦育种、小麦种质资源、小麦功能基因组、小麦进化及比较基因组研究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小麦D基因组共有7条染色体,约44亿个碱基对,大约是水稻基因组的10倍。通过粗山羊草全基因组分析发现,其抗病相关基因(如NBS-LRR基因等)、抗非生物应激反应的基因数量都发生显著扩张,因而大大增强了其抗病性、抗逆性与适应性。研究还发现,在D基因组中有小麦特有的品质相关基因,而且这些也有许多发生了显著扩增,从而使小麦的品质性状大大得到改良,成为唯一能够制作馒头、面包、饺子等多种食品的粮食作物。正是由于D基因组的加入,才使小麦的抗病性、适应性与品质得到大大改良,推动小麦成为世界上种植区域最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大量的研究发现,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普通小麦的D 基因组多样性非常贫乏,已成为制约小麦品种改良的瓶颈。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种——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其中蕴含着许多优良基因。D基因组草图的绘制为粗山羊草的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的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并有望使小麦常规育种与杂交小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围绕小麦基因组的精细图与单倍型图谱构建、小麦种质资源的变异组学与基因发掘等方面与全国有关单位开展协作攻关,有望使我国的小麦研究在未来的5年内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实现我国小麦研究者数百年来的中国梦。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
- 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