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1998年开始,188bet平台app官方
蜜蜂研究所昆虫与授粉生态研究团队选择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对熊蜂的工厂化繁育、饲养和利用进行了科技攻关。12年来,在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等一系列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地研究了设施农业熊蜂授粉配套技术,囊括了野生熊蜂人工驯化、室内饲养与繁育技术、熊蜂病虫害防治、授粉管理技术和应用操作规程等从野生熊蜂到授粉利用的方方面面,制定了一整套系统而又科学的技术方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食品的品质、安全和环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设施农业是依靠科技进步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设施农业处于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环境,特别是冬春季节,缺少自然授粉昆虫,使虫媒花为主的设施作物授粉受到严重影响,座果率极低,成为设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过去通常采用激素喷花、人工蘸花等手段辅助授粉,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成本过高,同时,激素的使用明显降低了果蔬的品质。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设施农业的产量、品质与成本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又达到高产、优质目的的农业技术?
有,这就是设施农业熊蜂授粉技术。应用熊蜂授粉极为省工,授粉用熊蜂的推广不仅能很好地替代因人工蘸花授粉而带来的繁重工作量,而且能避免因喷施激素而使果蔬品质降低的问题,达到省时、省力、增产和明显改善果蔬品质的目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该项目从熊蜂繁育技术、繁育和授粉蜂箱设计、蜂群授粉前预处理、授粉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制定了科学、详实的技术方案。
通过项目的实施,明确了授粉用熊蜂的繁育开始时间;设计了熊蜂繁育和授粉专用箱;界定了不同作物蜂群大小的组织方式以及授粉用蜂群在运输前的预处理和运输后的处置方式;建立了蜂授粉过程中对农药的规避原则。系统、系列地提出了设施农业授粉用熊蜂从蜂群的生产到运输和授粉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技术,为设施农业,尤其是果蔬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执行以来,建成了以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山东生物授粉技术有限公司和山西农科院园艺所等单位为依托的北京、山东和山西三大熊蜂繁育基地,目前年繁育能力达10000群;项目实施3年来,累计繁育熊蜂13000多群,在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地的番茄、茄子、甜椒、黄瓜、冬瓜、桃、杏、樱桃等设施蔬菜、果树上应用,累计释放面积达900多公顷。
应用熊蜂授粉后,设施番茄增产34.57%至59.26%,茄子增产27.93%,青椒增产38.34%;设施桃、杏应用熊蜂授粉后,座果率显著增加,杏增产11.96%至25.77%,而且果实品质明显改善。经熊蜂授粉后,商品果率达95%以上,优质果率达85%以上,各推广单位因熊蜂授粉增产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高达4100多万元。
推广设施农业熊蜂授粉的市场前景广阔,生态效益更为深远。我国目前设施栽培面积近600万公顷,以全国每年10%的设施果菜应用熊蜂授粉来计,每年因增产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将高达400多亿元,具有诱人的市场推广价值。同时,应用熊蜂授粉生态效益深远。(韩霁)
分享到
[经济日报]设施农业熊蜂授粉应用技术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10-11-05
|来源: 《经济日报》2010年10月27日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
- 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