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佩)日前,由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通过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为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为副组长的评价专家组认为,我国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整体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粮蔬兼用的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食。然而在我国,马铃薯的主食之路却面临诸多难题。从2013年起,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开始进行“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经过4年多努力,成功解决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原料、关键技术和加工专用装备、产品评价方法和技术缺乏等一系列难题,推进了我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的发展。
据项目总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戴小枫介绍,项目围绕马铃薯主食产品与加工专用品种评价、加工关键技术、核心装备与生产线、重大产品创制与应用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开发,主要有三大创新:一是创建了马铃薯主食加工原料和产品的评价筛选方法,发明了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营养当量模型和马铃薯主食产品的鉴伪方法,填补了中式马铃薯主食加工原料和产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化技术缺失的空白;二是创建了马铃薯面条熟化强筋与强压成型技术、马铃薯馒头降粘成型一次发酵技术、挤压产品混炼降本提质技术,突破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粘度大、成型难、发酵难等技术瓶颈,为中式马铃薯主食产品创制奠定了基础;三是发明了马铃薯主食加工生产恒温恒湿面带熟化、连续高温调质等关键装备,创建22条马铃薯主食加工系列生产线,研发出五大类200余种可以作为主食的马铃薯产品,实现了马铃薯主食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据悉,近3年来,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在九省七市百余家企业的生产总量已达18.9万吨,累计销售额达45.4亿元。部分成果2015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产品加工业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项目成果在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效果显著。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