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11月27日电(记者林小春)黄瓜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但难免会有“苦黄瓜”影响胃口。中国科学家主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与黄瓜发苦有关的基因,解决了长期影响黄瓜生产的一个难题,也将有助于培育抗病的黄瓜品种。
黄瓜原产于印度,其野生祖先和黄连一样苦,在印度常作为泻药使用。经过长期人工驯化,如今黄瓜已成为可口蔬菜,但部分黄瓜在高温和干旱等条件下依然会发苦。
研究人员2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采用基因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黄瓜苦味合成、调控及驯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黄瓜的苦味物质葫芦素由9个基因负责合成,而这9个基因受到2个“主开关”基因Bl和Bt的直接控制,其中Bl控制叶片苦味,Bt控制果实苦味。
研究负责人、188bet平台app官方
研究员黄三文告诉新华社记者:“在野生极苦黄瓜向栽培黄瓜驯化过程中,Bt基因受到选择,导致无苦味黄瓜的出现。但这个驯化过程并不完全,在逆境条件下黄瓜仍会变苦。”
但黄三文也指出,只要让Bt基因发生某个突变,那么黄瓜即便在高温、干旱等逆境中也不会变苦。
他解释说:“通过精确调节果实和叶片中Bt和Bl的表达模式,就可确保黄瓜果实中不积累苦味物质,保证黄瓜的品质,同时提高叶片中的葫芦素含量用于抵御害虫的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此外,黄瓜苦味物质葫芦素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发现,葫芦素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可与其他抗癌药物一起用于癌症治疗。葫芦素合成和调控机制的破解也为将来开发和合成治疗癌症药物也提供了新思路。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