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科技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魏艳)去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受降水量异常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偏大等因素的影响,正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中国农科院灌溉所所长段爱旺为首的专家组于4月8-12日赴云南省有关旱区进行了考察调研,并指出当地水利基础薄弱是导致此次严重农业灾害的直接因素之一。
云南水资源总量较大,位列全国第三,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对此,调研结果显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耕地分布零散,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实施较为困难;同时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干旱发生的频率不高,造成的危害也有限,因此抗旱减灾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有限”,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管理也较为粗放。
同时,农科院灌溉所所长段爱旺为首的调研组还指出,没有足够的地下水利用工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也是造成抗旱减灾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云南省2001-2007年水资源公报统计,全省年均地下水资源接近620亿立方米,而每年开发利用量仅为6亿立方米左右,只占全省年均用水总量的4%左右,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不足1%。
(责任编辑: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