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面源污染团队构建了降雨-径流模型中国径流曲线数参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准确估算我国径流量、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水研究(Water Research)》上。
基于我国降雨-径流实测数据获得的CN值与美国查找表的CN值差异明显,直接使用美国查找表CN值会给径流预测带来较大误差。
据研究团队雷秋良研究员介绍,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中心于1954年开发了降雨-径流模型,由于具有参数少、使用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成为全球地表径流估算的通用模型。径流曲线数值是该模型估算径流量的关键参数,径流曲线数值变化±10%,会引起径流量变化-45%~+50%。然而,由于我国地形、土壤、气候、土地利用均与美国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中心提供的径流曲线数值查找表在我国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为此,面源污染团队收集整理了全国范围内55个站点的实测降雨-径流数据,量化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渗透能力、坡度、气候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等因素的贡献,系统分析了中、美径流曲线数值差异及其对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构建了中国径流曲线数参数指标体系。
研究发现,基于我国实测数据获得的中国径流曲线数与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中心提供的查找表径流曲线数值差异明显,直接使用美国查找表径流曲线数值会给径流预测带来较大误差,中国径流曲线数更适合中国地表径流模拟。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3135420303043?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