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该实验室在5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一是在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形成了系统的棉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利用技术体系,拥有国内唯一、世界第二的棉花种质资源中期库和野生棉种质圃,成为全国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材料源头,服务全国棉花科研。二是在棉花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完成了二倍体雷蒙德氏棉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拼接、注释等工作,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标志着我国棉花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三是在棉花纤维品质研究方面,建立了棉花品种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创建了品质、产量等目标性状上表现突出的育种材料,为改善我国棉花纤维品质、提升我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作出了贡献。四是在棉花逆境生物学及环境调控研究方面,将研究模式植物的思路、技术和方法等应用到棉花研究上,系统构建棉花突变体库,采用远红外技术筛选干旱相关突变体,克隆并转化棉花抗逆基因,开展棉花逆境适应蛋白组学研究,探究棉花逆境适应的信号转导机制等。五是在棉花遗传改良研究方面,形成了棉花“基因转化—品质创新—品种培育—产业化”的研发体系,实验室培育的棉花品种已成为我国棉区的主栽品种。实验室提出的“高科技助推阿拉善盟旱地植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及确保棉花生产安全提出了对策建议,受到刘延东副总理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
科技部、农业部、河南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出席了验收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吴孔明参加了验收会。(通讯员 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