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院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优青、杰青及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申请工作,2月14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在京组织召开了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展工作会。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会议由刘旭副院长主持。
李家洋在讲话中指出,基础研究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等为主要目的的重要科技活动,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是培育创新人才和团队的重要摇篮,是研究所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保障。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基础研究水平和质量是一个科研院所乃至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原始性创新的能力。深入系统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农科院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实现新时期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得到国际国内的高度认可,特别是杰青、重点、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不仅支持强度大,而且在学术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新的学术思想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家洋要求,各单位采取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项目申报组织力度,在努力扩大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规模和数量的同时,今年力求在重点、重大、优青、杰青以及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立项上有所突破。
随后,杜生明作了关于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形势、优先领域与资助重点的专题报告。
吴孔明、张友军、李奎、李付广等4位专家分别就重点、重大项目如何科学选题,申请书撰写要求,申报与评审工作体会,杰青项目申请、答辩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及项目执行实施等作了专题报告。
刘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国农科院“十一五”期间共组织申报自然基金项目2739项,获准立项537项,经费总额达1.2亿元,年度经费从“十五”期间不足2000万元持续突破、增加到2010年的4700万元。与2010年相比,2011年立项总数增加63项,达到233项,资助经费翻番,突破了亿元大关。这些数据表明,经过努力,全院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改变了以往基础研究薄弱的情形,显现出中国农科院在农业基础研究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但院内各所间立项水平参差不齐,全院重点、重大、杰青等高影响力的项目偏少,创新群体项目仍处空白;与其它一些院校横向相比,差距较大等。
刘旭要求,各单位要按照李家洋院长的讲话要求,高度重视今年基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对今年的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做出具体的计划和安排部署,确保申报数不低于去年,并在重点、重大、优青、杰青和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申请和立项上有较大突破;要创新引导和激励机制,切实发挥高级职称研究人员的申报主体作用,制定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向主持自然基金项目,特别是重点、重大、优青、杰青等项目的科技人员进行政策倾斜;要在科研选题、学科选择、形式审查等方面把好关,确保申报质量。院科技管理局也要在政策解读、能力培训、申报指导、跟踪服务等方面创新机制,与研究所齐抓共管,整体提升全院科学基金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申报立项和组织实施水平。
院属各研究所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所长、科研处长以及科学家代表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