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南京召开的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上,《2023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已开启“量质双升”发展新阶段。
根据《报告》,我国农业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一,高被引论文量排名全球第一、Q1期刊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一、CNS期刊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三、主导型国际合作论文量排名全球第四。我国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日益深化,我国农业科技论文“量大质低”现象得到改善,已开启“量质双升”的发展新阶段。
报告显示,2018年起,我国农业总体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和发文量反超美国,2019年开始,高被引论文量反超美国,至今均持续排名全球第一。我国农业专利竞争力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竞争力指数与美国差距逐渐缩小。近五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在年均11.5万件,各年度申请量呈现小幅波动下降的趋势。2018-2022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以57.67万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具体来看,我国在农业机械装备、农业传感器与农业机器人三个领域的竞争力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在大部分技术领域的专利质量和专利保护排名均相对靠后,如何提升专利质量,仍是我国提高农业专利竞争水平需要重视的问题。
《报告》指出,从申请机构的专利集中度看,我国的57.67万件发明专利来自18.04万家机构,专利集中度为3.19件,与上一个统计时段相比有所下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11件),与先进国家差距较大。我国农业领域专利申请机构“小而散”的局面亟待改善,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在专利产出和质量方面的差距仍较大。应加强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布局,加强培育领军型科技企业,提升创新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但是农业领域97%的专利申请布局在本国范围,域外专利保护水平亟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域外专利保护,提升专利质量以及专利保护范围和水平,为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保障。
据了解,该《报告》由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信息研究所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研制,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对22个农业代表国家及其机构的整体农业科技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